圍棋佈局不是盲目進行的,而是有許多規律可循。棋手們常根據自己的棋風和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佈局,如果某種佈局在出現之後受到眾多棋手的重視和運用,那麼 這種佈局便逐漸成為一種類型。一定時期所流行的佈局類型是這個時期棋手整體佈局水平和特點的反映。「中國流」佈局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
「中國流」佈局的廣泛運用始於六十年代初期,是我國優秀棋手們集體研究並確定的新型佈局。1965年,中國圍棋代表團訪問日本時,中國棋手首先使用了這種 佈局。由於勝率較高,經日本棋手廣泛研究並應用實戰之後,日本棋界對此作出了很高的評價,於是一些超一流的日本棋手也開始在重大比賽中使用「中國流」佈 局。目前,它是常用佈局類型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
圖一:黑1、3、5構成的佈局就是「中國流」佈局的基本形。黑方第一手占星位,下一手佔在相鄰角的小目,然後在兩角中間大場開拆,中間一子像橋樑一樣連起兩角的黑子。

圖一
黑5若拆在四路,稱「高中國流」。圖二和圖一中的黑5只差一路,但以後的行棋卻將會產生相當大的差別,優劣難定。在「中國流」未出現以前,人們一直按照古 老的「先佔角,次守角,再次走邊」的原則,圖一和圖二中的黑5一子一般要在黑小目所佔的角上守角(如圖三)。黑5守角是以前的下法,但這樣卻給白方留下了 下邊白6位絕好的開拆點,雖然此時黑拆大場依然很大,但從「中國流」的角度去看,黑7的位置明顯不對,所以「中國流」可以省略5位的守角。

圖二
現代的分先對局中,棋局終止計算勝負時,先行的黑方要給白方貼子(或目),黑方也就有了還目的負擔。這就意味著黑方如果不能保持先行的效率,終棋時將無力 償還貼目。所以,執黑的一方在對局時必須全力以赴,保持先手的優勢,保持行棋的主動權,「中國流」佈局就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創造出來的。

圖三
在貼目未出現以前的對局中,黑方由於有先手的便宜,佈局比較保守,貼目的出現迫使黑方不得不改變原來的戰術,以確保貼目。所以,「中國流」佈局也可以說是追求佈局速度和先著效率的結果。
圖四中的黑5一子也有誘惑白方從內側掛角的意味,如白6掛,黑7尖頂,白8立後,黑9飛攻,在角上黑方已經佔有了角空,而當白10逃向中腹時,黑11小尖加強邊上的力量,黑方在攻擊白方中行棋,可以從兩面得利,又不失主動權,白的掛角幾子一時難以擺脫被攻局面。

圖四
圖五:白2高掛會是怎樣的結果呢?黑3飛起,白4托角求活,黑5扳,白6退後,黑7是關鍵,白8只能如此,白方至此形狀凝聚,又沒有活淨,而黑9趁勢關起,右面得到加強,同時又能攻擊白方,十分暢快。
白10跳補形,黑11又在左面四線拆一,收取邊角之地。黑方在本圖依然是左右兩面兼顧,勢、地雙得,可以滿意。而白方在開局時就形成不能展開的棋形,怎樣說,也不能算是理想的。

圖五
白方掛星位一子的變化也可以設想一下,見圖六。白1掛,黑2尖頂是必然的一手,白3立,黑4關角,既攻白棋,又收取角地,白5拆二較窄,但只能如此,黑6 順調跳起,白7是形,不能省略,黑8飛起補右邊,構成理想的立體圖形。假如黑8改在A位關角,雖然也很大,但右邊構成好形的大場卻只能留給白方,圖中黑8 的小飛比較合適。

圖六
從前面的例圖,我們可以看到,對於黑方的「中國流」佈局,白方立即從裡邊來掛角並不是十分充分的,而黑方卻是基本上滿意的。因為「中國流」佈局的中間一子位置平衡,恰到好處。不論白方從哪一側著手,都將幫助對方加強另一側的力量,致使白方得不償失。
作為對局者之一的白方,當然也要考慮怎樣對待「中國流」更合適,所以,白方可以試一試從外側掛角或直接拆邊,佔大場的下法。
圖七:白1佔下邊的大場,是一種應法,白1也可行在三線上的A位。高低一線之差將給以後的行棋帶來很多不同的變化。
白1在圖七中的B位佔大場的下法也可以。這些都是白方避開佈局一開始的激烈衝突和被攻擊的局面而做的設想。
「中國流」佈局的合理性就在它的富於變化,如圖七,黑2從上面掛角,然後佔到4位的大場,黑以右上角為中心向右邊、上邊兩翼展開,構形很可觀。

圖七
當白方補在圖七的B位大場時,變化可設想為圖八。黑1開拆,意在發展以小目為中心的佈局模樣,白2也合理,以後黑方有A、B位等處可以選擇。

圖八
圖九:白1掛,黑2夾是正著,期待白3點角,至黑8,角上定型,黑方右上角厚重的外勢,由右下邊黑小目和右邊的一子相配合,此時黑方的形勢十分壯觀。

圖九
圖十是白方從下邊掛「中國流」小目一子的變化,白1掛,黑2守角,白3拆二,黑方仍可佔上邊和左邊的大場。如黑4、6,以後黑在A位守角也相當大。

圖十
「中國流」佈局的黑方若發展以小目為中心,兩翼展開模樣,是比較理想的佈局。而白方如何對付黑方小目的手段也是「中國流」所研究的焦點。
圖十一是雙方佈局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情況,白方不能忍受黑方對小目一子的守角,故而對其進行侵消。白1掛,黑2飛是攻白兼圍空的好手,以後白方處理白1一子的過程中將把棋勢引向中盤階段。

圖十一
圖十二:白1的侵消比較輕靈,此時黑方若守角,白跳在黑2位,可以滿意。黑2飛補,白方於3位掛角,此時白棋相對比較好處理,因為白1與黑2的交換已經使白方佔了便宜。

圖十二
近期的比賽對局中,對付黑方的「中國流」,白方有「三·三」、「二連星」、「星·小目」等應對。也有在黑方佔過兩個角之後,白立即掛角而不讓黑方形成「中國流」的下法。如圖十三。
圖十三:黑3被白4掛後,「中國流」佈局已不能實現。但黑可以從其他地方彌補,如在左下角佔空角或夾擊白4一子以及在右下角行小目的其他定式等等。

圖十三
本課例圖大多數以低中國流為例,「高中國流」同「低中國流」雖有一定相似,但畢竟有所區別。讀者需要細細品味。
思考題
1.你是否初步掌握了「中國流」佈局的棋理和應用方法,對於對方打入「中國流」陣勢中的棋,你能大致掌握攻擊的主動權嗎?
2.以「中國流」佈局為實戰佈局進行幾次實戰練習,並分別執黑或執白來應用,悟出兩者的不同。
星佈局
星位處於四線,一般來講,星佈局重視取勢,而且由於星是一手棋佔角,佈局速度較快。這裡講星的佈局主要講「二連星」、「三連星」和「對角星」三種。
所謂「二連星」佈局,是指在佈局時連續兩手棋佔領相鄰的兩個角的星位(兩子同在一條直線上)。
所謂「三連星」佈局是指在形成「二連星」之後在兩星之子的中間星位上投子,構成三手棋均在相連接的星位上(黑三子同在一條直線上)。
目前這兩種佈局都比較流行,「二連星」是「三連星」的前身,「三連星」是「二連星」的發展和延續。
請看圖一和圖二。圖一中黑1、3佈局是「二連星」,圖二中,黑1、3、5佈局是「三連星」。
圖一:對黑二連星,白方以「星·小目」應對的也較多,二連星以後,黑方若不在A位構成「三連星」而投在其他大場,如B位掛角等等都是可行的。

圖一
圖二:這裡黑方布成「三連星」旨在形成龐大的陣勢,誘敵深入,從攻擊中得利。一般來說白方不能無視黑方的陣勢,任其發展,但白方假若急於侵消,又容易落入黑方的戰略意圖之中。

圖二
當黑方採用二連星佈局,而白方選擇「星·小目」對抗時,黑可以先掛白角。圖三:黑1掛,白2托是重視實地的下法,行至黑7,白方有A位逼的好點,左邊黑棋與右面黑方的「二連星」遙相呼應形勢也很壯觀。

圖三
圖四:白2飛應也是可行的,至黑7左下角是定式一型,白左下角很堅實,含有遠消黑「二連星」發展的意味。黑的棋形也比較舒展。

圖四
圖五:白方以「二連星」來對抗黑方的「二連星」也是常見的,以後黑5掛是常型,如圖行至黑7,此時圖中A、B、C等位都是大場,白方可以自由選擇。

圖五
圖六:白2高夾,黑3點角,白4擋的方向很重要,黑11跳後,白12扳住黑1一子,白方很厚,白2的位置也很好,將來在A位掛角、張勢很舒服。
黑方雖然在左下角取得了很大的實利,但白方的外勢抑制了黑「二連星」的將來發展。由於黑方點角的結果是先手,所以黑方也能搶到A位的大場。

圖六
黑方「三連星」佈局的旨意是取得龐大的厚勢,不怕白方點角,白方對「三連星」的對策佈局也有多種,如圖七的白方選擇「二連星」比較常見,以後白方既可同樣布成「三連星」,也可從外側掛黑角,如白6掛,黑走在A位是平常的應對。

圖七
圖八:白6掛,黑7、白8開拆後,黑方將來可在A位打入,白方也有B位點三·三的變化。黑9是大場,此後白方可繼續佔大場,黑方的行棋步調也是順利的。

圖八
圖九:上圖白6如本圖白1直接下在左邊星上,而不掛角,黑方同樣佔邊而不掛角,這樣黑2、白3是同等的大場,此時盤上只餘下一個星位即天元,黑4佔到。對 黑4這手棋,高手們的意見並不相同,有些人認為黑4是雙方形勢消長的要點,具有特殊的價值,是必爭的好點。也有些人認為黑4在初期的佈局階段行在空曠的中 腹,不如直接掛角或拆邊更實在一些。喜歡取外勢作戰,重視在中腹行棋的棋手贊成前者,重視實地的棋手則贊成後者,不能簡單地認定此著棋的好與不好。

圖九
由於「三連星」的意圖在於構成模樣,而宏偉的模樣又常是以實地為代價來換取的,所以「三連星」佈局的選用者在選用定式時也要考慮這個特點。
圖十:白1掛角,黑2夾,期待黑方點角,白3點角後,黑4擋的方向正確,白5、黑6必然,走到現在這個形狀,還沒有完成整個定式的應接,以後白方有兩種下法,可以選擇兩種定型(見圖十一、圖十二)。

圖十
圖十一:這是圖十的續圖,白1如在本圖立下,黑2飛是本手,此定型黑方滿意,白方取得了角空,但黑方模樣很壯觀。

圖十一
圖十二:這是圖十的另一續圖,白1下立。此手棋的意圖是要在以後侵入黑空或在黑空中其他處投子的話,這一子都將起很大作用。黑2壓,白3下立,此時黑4若不跳起補形,則白方有A位扳出的後續手段,比較嚴厲,黑4既補了自己的斷點,又對己方的厚勢起了加強作用。
前面兩個圖都是「三連星」佈局一間夾後點角的變化,對白方的掛角,黑方除一間低夾外,還可以採用一間高夾、二間高夾等。

圖十二
圖十三:對白1掛角,黑方有脫先佔大場的下法。如黑2,若白方點角,行至黑8,黑方構成壯觀的大模樣。這樣走,白明顯不滿意,所以白3要改在A位再掛,這樣將形成作戰的局面。

圖十三
星的佈局除「二連星」和「三連星」,還有「對角星」,圖十四的黑1、3和白2、4都是「對角星」佈局。相對於前面講過的「三連星」等佈局,「對角星」更容易形成激烈的戰鬥局面,所以這種佈局的難度較高,不易掌握好。

圖十四
黑方走對角星以後,白方的佈局不管是同樣的對角星或是對角小目或其他的哪種類型,都是正當的對應佈局,黑方可主動前去掛角,也可以單佔大場(如圖十五)。

圖十五
圖中黑5低掛,白6夾擊,黑7、白8交換後,黑9夾擊,借用黑3一子的力量,比較主動,這個圖是對角星的一個典型例子,以後雙方將展開激烈的戰鬥。
「對角星」佈局進入中盤階段的速度較快,佔角之後,就很可能迅速導致雙方正面衝突。
星的佈局,我們簡略介紹了以上的幾種類型,希望讀者從星的特點出發,逐漸掌握每一種星佈局的用法。
思考題
1.試分析「二連星」佈局同「三連星」佈局的不同,想一想怎樣才能更好地貫徹星佈局的佈局意圖。
2.以星佈局進行幾盤實戰,體味使用星佈局時執黑與執白的微妙差別。
小目佈局
小目佔角兼有取勢和佔地兩者平衡的特點,它不像星位那麼容易被對方掏掉角「空」。從守地的角度出發,小目比星位相對堅實一些。若再加一手棋後,即可變成「無憂角」。角上實地更加穩固,而且可以在以後作戰中發生很大的效能。
由於小目佈局涉及到方向問題,所以小目佈局的變化類型較多,如「錯向小目」、「對向小目」、「對角小目」、「星·小目」等等。
「中國流」佈局就是「星·小目」的一個變形佈局。「星·小目」有「星·對向小目」和「星·背向小目」之分,「星·對向小目」即「中國流」佈局,這一課不再重述「中國流」佈局。僅將其他幾種佈局簡介一下。
首先是「錯向小目」,即由彼此方向相錯的兩個小目所構成的佈局。
圖一:黑1、3構成的佈局就是錯向小目。錯向小目中黑5守角是黑方的佈局意圖,以後白方在左下角A、B等處掛角時,黑方使用夾擊會取得好效果,當然採取其他手段也是可行的。

圖一
圖二:白1高掛,黑2托普通,行至白7止是定式一型。此時黑8的拆逼強而且有力,以後雙方可以平衡地佈局,但是黑2假若不托而夾,結果將會怎樣呢?

圖二
圖三:黑2二間高夾,這是在實施錯向小目佈局意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手。由於右下角的黑方形狀極堅固,所以黑2夾擊白1很有力,與右下無憂角呼應,此時黑方的模樣十分可觀。

圖三
圖四:白1低掛常見,黑2夾,行至黑6是對局中經常出現的形狀,此後白方若是尋找大場開拆,黑方於A位拆二比較穩健,若白方在B位夾黑2一子,黑2有C位尖等應手,這樣,雙方直接交鋒,戰鬥也就隨之逐漸展開了,而這種在黑方形勢內的戰鬥,做為黑方是歡迎的。

圖四
圖五:白1大飛掛,是想緩和黑方的夾擊,黑2尖角是常型,白3拆二,黑4拆逼絕好,右下角的「無憂角」發揮了效力,白兩子顯得薄弱。

圖五
圖六:黑1掛,也是錯小目佈局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手,以後白2關,黑3拆,構成「變相中國流」佈局,以後的行棋中,白A位掛角黑可在B一帶夾擊。這是黑方希望形成的局面。白棋一般選擇在下邊大場分投。

圖六
圖七是「錯向小目」的一型,也可稱「秀策流」,是日本著名棋手秀策的研究成果,圖中「一、三、五」這種佈局至今仍然盛行不衰,這也證明了這種佈局的合理性。

圖七
「對向小目」也是小目佈局的一種,它是指由兩個方向相對的小目構成的佈局。
如圖八中的黑1、3兩手構成的佈局,就是「對向小目」,這種佈局的特點無論白方掛在哪一個角,黑方的夾擊都能配合很好,對方的掛角將是黑方佈局所期望的下法。同時,黑方有機會形成堅實的「無憂角」,利於集中力量於同一方向攻擊白棋。

圖八
圖九:黑1守角,白2掛,黑3緊夾有力量,黑3在A、B等位夾擊也可行。本圖行至黑7是對角小目佈局常見的一型。
白方如此掛角而受到夾擊,雖然不能絕對判定白不好,但是許多棋手還是不願如此,而轉到他處行棋。

圖九
圖十:白1佔大場,而不直接掛角,黑2若守角,白3又繼續佔大場,此時,黑白雙方的形勢難定,形成了黑方以實利對抗白方外勢的格局。

圖十
圖十一:對「向小目」的黑方若不守角,而走黑1,等白方來掛角。白2低掛,黑3夾,行至黑7佔大場,黑方的形勢生動,可以掌握佈局的主動權。

圖十一
小目的第三種佈局是「對角小目」。即由兩個對角的小目構成的佈局,這種佈局富於變化,雙方子力分散,彼此短兵相接,一般為擅長攻殺的棋手所喜愛。

圖十二
在對角小目中,象圖十三的黑1守角是很實在的一手,白2掛角,黑3三間夾,雙方子力分散開,將迅速導致中盤戰鬥的到來。

圖十三
當雙方均走成對角小目時,雙方互掛會導致激戰,而彼此守角則使局勢趨於緩和。
圖十四:白6、8守角,黑5、7守角,以後將各自拆邊,各佔大場。

圖十四
圖十五:互相掛角的局面以後的變化極多,每個角都會有不同的定式出現,會產生不同的定型,能否掌握佈局的平衡和形勢的穩定是由每一個棋手的佈局技術所決定的。

圖十五
還有一種特殊的小目佈局,即「星·小目」佈局,「星·小目」除去「中國流」佈局以外,就是這裡要講的「星·背向小目」。
圖十六:黑1、3構成的佈局即「星·背向小目」。

圖十六
此佈局的黑方守小目之角是明顯的特點,守角後黑方的實空較強,整個佈局堅實而和諧。
圖十七:黑1守角,白2分投是明顯的大場,黑方下一手從A位拆逼較好。

圖十七
圖十八:黑1守角後,白2若自己形成三連星,則黑3位是黑方此時佈局的構形之點。
當然,黑3也可以拆邊或掛角,這都是不壞的行棋步調。

圖十八
圖十九:上圖的黑1若不守角而直接掛角,如圖黑1、白2後,黑3開拆,這種下法也經常出現,其特點是省略守角,加快佈局速度。若白方掛小目的角如白4,以後行至黑7,是白方受攻擊的局面。

圖十九
思考題
1.小目佈局因其小目方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佈局意圖,試理解一下各種小目佈局類型的不同佈局意圖以及小目定式在不同佈局中的不同選擇。
2.以各種小目佈局為實戰佈局進行幾盤對局,加深一下對小目佈局的理解和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